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生> 正文

常州天目湖景区借球队失利营销

  • 纪晓岚纪晓岚
  • 民生
  • 2025-06-24 10:13:30
  • 88

  常州天目湖景区借球队失利营销

  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俗称“苏超”)的赛场上,常州队近期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“寒冬”——连续五场比赛失利,且一球未进,被球迷戏称为“五连败且五场光头”。这一尴尬战绩不仅让球队深陷积分榜垫底的泥潭,更让支持者们倍感压力。然而,就在球迷们为球队命运扼腕时,常州天目湖景区却以一场别出心裁的营销活动,将“光头”从体育赛场的失利符号,巧妙转化为旅游行业的流量密码——光头游客可免门票游览。

  从赛场失利到营销创意:一场“光头”的跨界狂欢

  常州队的五连败中,最扎眼的莫过于每场比赛“被剃光头”(零进球)的惨淡数据。据赛后统计,球队5场共丢11球,控球率最低时仅43%,射正次数寥寥,甚至被对手视为“软柿子”。这种表现本可能让城市体育形象蒙尘,但天目湖景区却敏锐捕捉到“光头”一词的双关意味,将其转化为营销噱头。活动海报一经发布,迅速引爆社交媒体,网友纷纷调侃:“这是安慰常州球迷的‘秃’然福利吗?”

  这一创意并非偶然。景区负责人透露,活动灵感直接来源于球队的连续“光头”战绩,旨在通过幽默方式化解球迷沮丧情绪,同时吸引公众关注。从效果看,活动成功实现了“破圈”:不仅体育爱好者讨论球队表现,普通游客也因好奇或参与感涌入景区。数据显示,活动推出后一周内,景区客流量同比上涨约15%,其中光头游客占比显著提升,甚至有外地游客专程“剃头打卡”。

  体育与旅游的化学反应:如何把“败绩”变成“卖点”?

  天目湖景区的案例,堪称体育旅游融合的教科书级示范。根据行业定义,体育旅游融合是通过整合赛事资源与旅游资源,创造兼具观赏性与体验性的新业态。常州的做法恰恰印证了这一点:球队的赛场表现本属负面事件,但景区通过情感联结(如本土球迷的归属感)和话题包装(如“光头免票”的戏剧性),将体育热度导流至旅游业。

  更深层次看,这种融合背后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创新。常州市近年来积极推动“体育+旅游”战略,鼓励企业挖掘赛事衍生价值。天目湖景区的快速响应,既是对政策的落实,也展现了市场端的敏锐嗅觉——当传统体育营销局限于赞助或广告时,他们选择以“共情”为核心:用自嘲化解尴尬,用福利换取好感,最终将一场体育危机转化为全民参与的娱乐事件。

  争议与反思:营销的边界在哪里?

  尽管活动收获大量好评,质疑声亦未缺席。部分球迷认为,此举可能加剧对球队的调侃,甚至“矮化”常州体育形象;也有游客质疑“光头”作为优惠标准是否涉及外貌歧视。对此,景区回应称活动“纯属娱乐”,并强调将持续到8月底,后续将评估社会反响调整策略。

  专家指出,此类营销的关键在于把握“幽默与尊重”的平衡。体育旅游融合不能止于短期流量,更需考虑长期品牌价值。例如,景区可进一步与球队联动,推出“进球后全部门票打折”等正向激励活动,将营销从“消费失败”升级为“期待胜利”。

  结语:一场“光头”背后的城市营销哲学

  常州天目湖景区的案例,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在注意力经济时代,负面事件同样具备流量潜力,关键在于如何以创意和诚意实现转化。从球场到景区,“光头”一词的语义重构,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,更展现了城市营销的灵活性与包容性。

  对于其他城市而言,这一案例的启示或许在于: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不应局限于赛事本身,而应挖掘其情感价值与社会话题。当球队失利时,与其回避,不如像常州这样,用一场“秃”如其来的幽默,让所有人记住——哪怕是最黯淡的时刻,也能被创意点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