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本地要闻> 正文

常州笔画保卫战引爆文旅经济

  常州笔画保卫战引爆文旅经济

  在江苏省常州市,一场名为“笔画保卫战”的创意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社交网络,并成为推动当地文旅发展的新引擎。这场由“苏超”联赛发起的互动挑战,不仅巧妙融合了体育竞技与地域文化,更在短短48小时内创造了话题阅读量破亿的流量奇迹,带动常州文旅官方账号涨粉23万。随着活动本周六的正式举行,常州酒店、景区门票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超40%,一场关于汉字笔画的趣味博弈,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旅游经济动能。

  当体育赛事遇上文化符号

  “苏超”联赛作为江苏省内新兴的体育IP,历来擅长通过文化创意提升赛事热度。在第四轮无锡对阵常州的“苏南德比”前夕,赛事方别出心裁地以常州地名中的“常”字为切入点,发起#为常州补笔画#挑战。参与者需通过拍摄创意视频或图文,为“常”字缺失的笔画“补全”并赋予文化寓意。央视记者在江阴市体育中心的赛前报道中,捕捉到两地领队以毛笔即兴挥毫的趣味互动画面,这种将竞技对抗转化为文化共鸣的策划,迅速点燃了公众参与热情。

  活动设计暗含精妙心理学机制——通过“补全残缺”的参与感激发用户创作欲,而地域身份认同则进一步推动传播裂变。一位参与活动的苏州游客表示:“原本只是来看球赛,现在连酒店里都在讨论哪个笔画最能代表常州文化。”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体育观众自然转化为文旅消费者。

  流量裂变下的文旅共振

  数据显示,活动话题发布后,常州恐龙园、天目湖等核心景区的周末预约量较平日翻倍,周边民宿出现“一房难求”现象。文旅部门迅速响应,推出“集笔画换门票”联动活动:游客在指定景点完成笔画打卡即可兑换特色文创产品。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运营策略,使得常州在端午假期前便提前锁定旅游高峰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活动对文旅产业的拉动呈现多维度特征:

  短途游爆发:南京、无锡等周边城市至常州的高铁票搜索量增长65%,印证了“2小时旅游圈”的辐射效应;

  文化体验升温:常州梳篦博物馆、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小众场馆预约量激增300%,游客自发开发出“笔画寻宝”等衍生玩法;

  商业协同创新:本地老字号推出“笔画限定套餐”,如“横竖撇捺”主题茶点,进一步延长消费链条。

  从网络狂欢到城市IP锻造

  常州文旅局并未止步于短期流量收割。在活动热度达到峰值时,其官方账号巧妙引导话题走向,发布《笔画里的常州》系列微纪录片,以“一画一故事”形式解读“常”字背后的大运河文化、季子精神等历史脉络。这种“轻互动+重内涵”的传播组合,使活动跳出单纯娱乐范畴,升级为城市文化品牌的深度营销。

  旅游经济学者指出:“‘笔画保卫战’的成功在于用最小参与成本撬动最大文化认同。当网友为某个笔画争论时,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城市记忆的集体建构。”活动期间,常州非遗传承人开设的“笔画工坊”体验课场场爆满,游客们用金坛刻纸还原“常”字演变历程,这种文化转化效率远超传统旅游推介。

  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的共生逻辑

  作为活动策源地,“苏超”联赛同样收获颇丰。6月21日常州主场对阵南京的赛事门票预约量达76万,开售即告罄的盛况,印证了文化赋能对体育消费的提振作用。赛事方将部分门票与文旅套餐绑定销售,例如购买“笔画主题观赛席”可获赠常州三杰纪念馆导览服务,形成“观赛+旅游”的复合型消费场景。

  这种跨界联动正在催生新型目的地营销模式。常州市旅游协会负责人透露:“我们正在规划‘苏超文旅走廊’,把赛事举办地的体育场馆、周边景点、特色餐饮串联成主题线路。”当其他城市还在依赖传统地标引流时,常州已探索出“文化符号-赛事流量-旅游转化”的闭环模型。

  随着本周六主会场活动在环球恐龙城举行,常州或将迎来新一轮游客潮。这场始于笔尖的狂欢,正在用最生动的实践证明:文化创意的软实力,完全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。而对于旅游爱好者而言,参与“笔画保卫战”早已超越简单的打卡行为,更是一次解码城市基因的文化沉浸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