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本地要闻> 正文

常州市武进区的春秋淹城遗址,穿越2700年的时空对话‌

  2025年4月10日 常州讯‌

  春秋淹城遗址:穿越2700年的时空对话‌

  位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的春秋淹城遗址,近日因考古新发现与文旅融合创新再度引发关注。作为中国保存最完整、形制最独特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,其“三城三河”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全球城市建筑史上堪称孤例,被誉为“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活化石”‌。

  历史溯源:吴越争霸的军事密码‌

  淹城始建于春秋晚期,距今约2700年,东西长850米、南北宽750米,由子城、内城、外城三道夯土城墙与三条护城河环环相套构成。考古学家认为,这一设计与《孙子兵法》中“城有所不攻”的战略思想高度契合,推测其为吴国重要军事要塞‌。

11.png

  关于建城者,主流观点指向吴王寿梦四子季札。据《越绝书》记载,季札因不满阖闾夺位,于封地延陵(今常州)筑城,取名“淹城”,寓意“淹留至死”,其悲情故事为古城增添传奇色彩‌。

  考古突破:独木舟与青铜器的千年回响‌

  1935年首次考古发掘中,4条楠木独木舟的出土震惊学界,其中最长者达11米,现存于北京博物院,印证春秋时期江南水网密布的交通特征‌。近年新发现的青铜器、陶器及原始瓷器,则揭示了吴越先民的生活智慧与工艺水平。遗址内70余座土墩墓群,为研究春秋葬制与社会结构提供了珍贵样本‌。

  文旅融合:古韵今风的活化实践‌

  依托遗址打造的春秋淹城旅游区,自2024年获评国家5A级景区后,持续探索“文化+科技+旅游”模式。景区内,《淹城传奇》大型实景演出以声光电技术重现春秋诸侯争霸场景,日均吸引超千名游客观看‌。遗址公园还推出“考古盲盒”等互动项目,游客可亲手体验文物修复,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‌。

 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新定位‌

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近期考察后指出,淹城“三城三河”形制与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城邦存在神秘关联,其全球唯一性为申遗增添了砝码‌。常州市文旅局表示,未来将深化遗址保护与数字化展示,打造“春秋看淹城”文化品牌,助力长三角文旅高质量发展‌。

  记者手记‌

  漫步淹城遗址,夯土城墙的斑驳与护城河的清波无声诉说着千年沧桑。季札的忠义、吴越的烽火、匠人的智慧,在此凝练为中华文明的一枚“时空胶囊”。这座沉睡的古城,正以崭新的姿态,向世界发出跨越千年的邀请。

  (本文综合自常州市文旅局官方数据及近期考古研究成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