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0日,第二届世界新能源大会在常州开幕。大会以“光储氢共生·零碳未来”为主题,吸引全球60余国代表参会。开幕式上,常州市政府联合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发布《光储氢一体化技术白皮书》,标志着新能源集成技术创新迈入新阶段。
技术白皮书:重构能源生态链
光储氢协同创新路径
白皮书提出“光伏发电-电化学储能-绿氢制取”全链条技术框架,通过智能微电网实现多能互补。其中,钙钛矿光伏组件量产效率突破28%,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较2023年下降40%。同步公布的“常州标准”覆盖光储氢系统安全、能效等18项技术指标,为全球产业提供基准参考。
场景化应用突破
常州西太湖氢能产业园首次展示“光储氢一体化”示范项目:屋顶光伏日发电量5万度,配套储能电站满足园区80%用电需求,富余电力电解水制氢供给氢能重卡,实现零碳闭环。该模式计划2026年前推广至全市15个产业园区。
产业能级跃升:从制造到智造
新能源“常”军崛起
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值达8920亿元,占规上工业总产值38%,动力电池、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12%和9%。中创新航、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“光储氢创新联合体”,年内将落地1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。
政策护航技术攻关
依据《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》,单个光储氢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资助,氢能领域“链主”企业享受税收增量返还优惠。
全球合作:共建零碳生态圈
大会期间,常州与欧盟绿色氢能联盟、东盟新能源理事会签署合作协议,共建跨国技术转移平台。现场签约项目47个,总投资超620亿元,涵盖固态电池、氢能船舶等前沿领域。德国西门子能源CEO表示:“常州模式证明了传统工业城市向新能源枢纽转型的可行性。”
未来图景:从城市到全球
常州计划2026年前建成“光储氢一体化”超级工厂,实现光伏-储能-氢能设备全链路数字化生产。市委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:“当技术革新与产业抱负共振,常州不仅要成为新能源技术的策源地,更要成为全球零碳变革的驱动引擎。”
延伸阅读:2023年首届世界新能源博览会发布《全球碳中和供应链常州倡议》,推动建立跨国碳排放核算体系。
本文由作者笔名:晓晓 于 2015-10-21 08:23:0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changzhou.me/redian/3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