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借苏超赛事打造城市新名片
在当今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载体。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的举办,为常州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城市品牌展示机会。这场以“全民参与”为特色的赛事,不仅成为全省13个设区市的文化狂欢,更通过创意营销和文旅融合,实现了城市知名度与经济收益的双重提升。
体育赛事:城市营销的新引擎
常州借助“苏超”这一世界第一运动的吸引力,将足球赛事转化为城市品牌的“超级广告”。与其他城市相比,常州的策略独树一帜:一方面,赛事打破职业与业余的界限,吸纳个体工商户、学生等群体参赛,以“你行你上”的口号激发全民参与感;另一方面,通过球迷方阵的地域文化展示(如“盐水鸭VS水蜜桃”等网络热梗),强化了城市认同感。这种“软性营销”不仅降低了传统广告的突兀感,还通过社交媒体裂变传播,让常州从“吊州”“巾州”等调侃梗中突围,重塑了年轻化、活力化的城市形象。
文旅融合:从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
常州深谙“赛事搭台、文旅唱戏”的逻辑。借势“苏超”,当地推出景区免票、特色旅游线路等政策,将客场球迷转化为游客。例如,常州恐龙园、天目湖等景区结合赛事设计“足球+亲子”“足球+生态”主题套餐,拉动周边消费。据观察,比赛期间当地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30%,餐饮业营业额增长显著。这种“短期赛事、长期效益”的模式,恰如“用一场比赛的火种,点燃整条产业链的篝火”,使体育经济与文旅经济形成良性循环。
基建与品牌:城市竞争力的双重升级
为承接赛事红利,常州同步推进基础设施优化。新建的智慧球场、交通枢纽等设施,既满足赛事需求,也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。更关键的是,常州将“苏超”纳入城市品牌体系,与“智能制造名城”“长三角文旅中轴”等定位联动宣传。这种“硬实力+软实力”的组合拳,如同为城市安装了两台引擎:一台驱动短期关注度,一台保障长期竞争力。
启示:体育经济的“常州样本”
常州的实践印证了体育产业对现代经济体系的多元价值。通过赛事,常州不仅收获了品牌曝光,更激活了投资吸引力——例如,赛事衍生的体育科技、培训等产业正成为新的增长点。这一案例表明,城市营销需跳出“单点突破”思维,转而构建“赛事—文化—产业”的生态链。正如经济学家所言,体育经济的本质是“注意力经济”,而常州成功将公众的注意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。
未来,随着“苏超”IP的持续运营,常州或可进一步探索赛事版权开发、跨界商业合作等深层次价值,让体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“黏合剂”与“加速器”。这一路径,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:唯有将赛事激情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,才能真正实现“一场比赛改变一座城”的愿景。
本文由作者笔名:纪晓岚 于 2025-06-16 09:49:04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changzhou.me/redian/4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