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生> 正文

中外学子共制青团 感知清明文化深意‌

  • 小李小李
  • 民生
  • 2016-06-15 16:17:00
  • 120

  ‌中外学子共制青团 感知清明文化深意‌

  ——常信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

  【发稿时间】2023年4月3日

008.png

  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气文化,搭建中外青年交流桥梁,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(以下简称“常信院”)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于清明节前夕组织开展了“手作青团寄清明”主题活动。来自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齐聚一堂,通过文化讲解与实践体验,沉浸式感受清明节的文化魅力。

  ‌文化为引:解码清明内涵‌

  活动伊始,学生党支部书记戴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,向中外学子阐释清明节的多元意蕴。从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”的节气特征,到祭祖踏青、插柳戴柳的传统习俗,再到青团作为江南清明祭品“敬祖思亲、祈福纳吉”的象征意义,戴艳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“慎终追远”精神的浓厚兴趣。“青团不仅是食物,更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亲情的珍视。”来自印尼的留学生李美拉在笔记中写道。

  ‌实践为桥:共塑节气滋味‌

  在烘焙社团成员的指导下,中外学生混合组队,亲手体验青团制作全流程。揉搓艾草汁浸润的面团、调配豆沙与咸蛋黄馅料、捏制青团造型……现场欢声笑语不断,不同肤色的手掌共同揉捏出一个个圆润饱满的青团。蒸制完成后,留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作品。“青团的清甜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椰丝糯米糕,但戴老师说的‘追思与希望并存’,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”哈萨克斯坦学生艾莎捧着热腾腾的青团感慨道。

006.png

  ‌创新为脉:推动文化共情‌

  本次活动以“文化讲解+实践体验+成果共享”三维模式,突破单向文化输出,让留学生在动手协作中感知中华饮食智慧与情感表达。常信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,通过包饺子、扎灯笼等节气民俗活动,推动中华文化从“可听可见”走向“可触可感”,为构建跨文化认同注入鲜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