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常州在新能源产业的赛道上一路疾驰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2023年上半年,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长三角的经济天空中闪耀,其快速发展的势头不仅彰显了自身的强劲实力,更对长三角地区的绿色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产业集聚: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生态
常州深知产业集聚的力量,如同繁星汇聚成璀璨银河,众多新能源企业在此扎根,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。
一方面,常州拥有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。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,到中游的零部件制造,再到下游的整车生产与应用,各个环节紧密相连,协同发展。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,其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%,位居全国第一。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龙头企业中,有4家布局常州,动力电池销量约占全国1/5,这无疑为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另一方面,重点企业的聚集效应显著。常州分行聚焦新能源行业重点企业,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、个性化的服务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截至2025年2月末,已为724户新能源重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,为112户提供结算、跨境贸易等服务,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创新驱动:点燃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引擎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常州在新能源产业领域不断点燃创新之火,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技术创新:常州积极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,龙城实验室、龙城科创学院和龙城金谷正加速集聚技术、人才、资本等关键要素。这些创新平台如同强大的引擎,推动着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。例如,在电池技术研发、光伏转换效率提升等方面,常州的企业不断探索,力求实现技术的领先。
模式创新:除了技术创新,常州还在产业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。通过加强产业链协同和整零对接,深度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,实现了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。同时,积极探索新型能源应用场景,发布常州市新能源典型应用场景2.0版,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绿色发展:引领长三角绿色经济新潮流
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,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,更是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。
能源结构优化: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常州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。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,减少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;光伏发电、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,降低了碳排放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。这就如同为长三角地区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绿色能量,推动整个区域的能源结构向更加清洁、低碳的方向转变。
产业升级示范: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,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示范。传统产业可以借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,加大技术创新投入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同时,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繁荣,如金融、物流、研发设计等,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
数据亮眼:展现常州新能源产业雄厚实力
一组组亮眼的数据,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好见证。
从产业规模来看,2022 - 2024年,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突破5100亿元、7680亿元和8500亿元,首个“万亿级产业”诞生在即。2023年,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高达7680亿元,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.9%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。
从产量方面来看,2024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近80万辆,约占全省70%;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,接近全国1/10。我国平均每出口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常州制造,常州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供应链的重要节点。
展望未来:常州新能源产业的无限可能
站在新的起点上,常州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,对长三角绿色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深远。
持续创新驱动:未来,常州将继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,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,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深化产业协同: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合作,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联盟。通过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,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地位。
拓展应用场景: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成熟,新能源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。常州将积极探索新能源在交通、能源、建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,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。
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常州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,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携手共进,共同书写绿色经济发展的新篇章。
本文由作者笔名:百晓生 于 2016-06-23 09:25:0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changzhou.me/yaowen/2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