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热点新闻> 正文

常州博物馆文创雪糕:舌尖上的文物活化与社交新宠

  当文物“遇见”冰淇淋:常州博物馆“龙腾中吴”文创雪糕的文化破圈之旅

  五月的常州,暑意渐浓,而常州博物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舌尖上的文物”特展正悄然掀起热潮。5月9日,博物馆正式推出“龙腾中吴”系列文创雪糕,将崧泽文化的龙首纹玉饰、南朝龙纹砖、馆藏神兽等文物元素融入清凉甜品,以“铜鼓饼”为造型灵感,既致敬历史,又用多巴胺色彩与创意口味征服年轻消费者。

  文物活化的味觉密码

  这款雪糕的设计堪称一场“微型文物展”。主打的“玉龙”雪糕以青城墩遗址出土的“江南第一玉龙”为原型,龙首圆润憨厚,环形龙身线条流畅,青提味的口感清爽中带着一丝古意,仿佛咬下一口五千年的崧泽文明。而“南朝龙纹砖”雪糕则复刻了常州博物馆藏砖上的龙纹图案,草莓与菠萝的酸甜交织,暗合南朝文化的华丽与活力。

  更令人称奇的是“常博建筑”雪糕,它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与天宁宝塔、嘉贤坊等常州地标浓缩于方寸之间,菠萝与青提的双色分层,宛如用舌尖丈量城市文脉的纵深感。设计师坦言:“每一款雪糕都是一次‘可食用考古’,我们希望通过味觉让年轻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。”

  从展柜到街拍:文创雪糕的社交经济学

  在社交媒体时代,文创雪糕早已超越解暑功能,成为年轻人打卡博物馆的“社交货币”。“龙腾中吴”系列深谙此道:恐龙造型的雪糕萌趣十足,手持一支漫步展厅,瞬间化身朋友圈的“文化潮人”;“逍遥鱼”雪糕以道文化阴阳鱼池为灵感,黑白色调搭配抹茶与香草口味,拍照时自带哲学滤镜。

  据观察,开售首日便有游客专程为集齐四款雪糕而来。一位00后游客分享道:“比起传统纪念品,雪糕更有参与感——吃完的雪糕棒还印着文物二维码,扫一扫就能听讲解,这才是‘吃货式学习’。”这种“轻量化文化消费”恰好击中了年轻群体对“知识获得感”与“娱乐体验”的双重需求。

  跨界融合:文化IP的商业想象力

  常州博物馆此次的尝试并非孤例。近年来,从天宁禅寺的禅意文创到青果巷的牌坊雪糕,常州正以“舌尖+文物”的模式重构城市文化符号。业内人士分析,“龙腾中吴”系列的成功在于三点:一是精准选择高辨识度文物IP,如“江南第一玉龙”自带故事性;二是口味设计贴合Z世代偏好,青提、草莓等水果风味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认知门槛;三是场景营销,让雪糕成为连接展厅与日常生活的媒介。

  博物馆文创负责人透露,未来或推出季节性限定款,如秋季的“银杏神兽”雪糕,进一步深化“文物+时令”的叙事。这种动态更新的策略,既保持新鲜感,又让文化传播如四季更替般自然流淌。

  结语:一口雪糕里的文化自信

  当游客在常州博物馆的庭院里,举着龙纹雪糕与真实文物合影时,文化的传承便在这一刻完成了从肃穆到亲切的转身。正如一位文化学者所言:“最好的文物保护不是束之高阁,而是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”“龙腾中吴”用一根雪糕棒撬动的,或许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主义的共赢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