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民生> 正文

男子12万卖掉游戏账户后找回获刑0_dbc2000数据库格式_传奇游戏人物名字大全霸气男

  • 常州新闻网常州新闻网
  • 民生
  • 2025-09-08 10:39:28
  • 38

  近日,一起由网络游戏账号交易引发的刑事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一名男性玩家因将自己价值12万元的游戏账号出售后,又通过申诉手段擅自找回,最终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。此案不仅折射出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存在的现实问题,也为众多游戏玩家敲响了法律警钟。

  据了解,该案当事人李某(化名)是一名资深网络游戏玩家,长期沉迷于一款名为“传奇”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。经过数年投入大量时间、精力和金钱,其游戏账号内积累了稀有装备、高级角色及大量游戏货币,市场估值颇高。2022年初,因个人原因急需资金周转,李某通过某第三方交易平台,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,将这一精心培育的游戏账号出售给了另一位玩家王某(化名)。双方完成了账号密码、绑定邮箱等信息的变更,交易当即完成。

  然而,数月后,李某在资金压力缓解后,对自己卖掉的账号心生不舍。他利用此前账号注册时留下的个人身份信息,通过联系游戏平台客服,谎称账号被盗,成功通过了身份验证,顺利将已售出的账号申诉找回并修改了密码,导致实际权利人王某无法登录。王某在多次尝试联系李某未果后,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,意识到可能被骗,随即携带交易合同、付款凭证、沟通记录等全套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  接到报案后,公安机关迅速立案侦查。网安部门介入后,通过追踪账号登录IP地址、调取平台后台申诉记录以及核实身份信息,很快锁定了李某的犯罪事实。在确凿的证据面前,李某对其通过申诉手段恶意找回已售账号的行为供认不讳。

 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,检方经审查认为,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已合法收取对方12万元价款、完成账号所有权转移的情况下,通过欺骗游戏运营商的手段秘密找回账号,其行为实质上侵犯了王某的财产所有权,且数额巨大,已构成盗窃罪。随后,检察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

  法院审理过程中,控辩双方围绕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、价值认定以及行为定性展开了辩论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,该游戏账号凝结了玩家的劳动投入,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,能够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进行交易,属于受到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。李某与王某之间的交易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交易过程合规,所有权自交付时起即已转移。李某事后通过申诉手段将账号窃回,其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。

  最终,法院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四条及相关司法解释,综合考虑李某的犯罪事实、性质、情节以及认罪悔罪态度,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,同时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王某全部经济损失12万元。

  此案的判决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。长期以来,关于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“财产”、其价值如何认定、相关纠纷如何适用法律等问题,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讨论。该案的判决明确认可了高价值游戏账号作为虚拟财产的属性,并将其纳入刑法保护范畴,为今后处理类似纠纷提供了明确的司法实践范例。

  有法律专家指出,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,虚拟财产的形式和价值日益多元和凸显,诸如游戏账号、装备、数字货币、网络店铺等都已成为公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此案警示所有网民,虚拟世界并非法外之地,在线交易同样受到现实法律的严格约束。任何试图利用技术或规则漏洞,“卖了再找回”、“赠了再索回”的行为,都可能触碰法律的红线,最终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。

  对于广大游戏玩家而言,此案也提醒在进行高价值虚拟资产交易时,应选择正规可靠的交易平台,完整保留交易合同、资金流水、沟通记录等关键证据,一旦权益受损,应勇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同时,游戏运营商也应加强账号安全管理机制,完善身份验证和申诉流程,防范类似欺诈行为的发生,共同营造安全、可信的网络环境。